杂谈白内障,所谓杂谈,就是随便说,想说什么说什么,不受拘束。重阳节,黄旭东教授和张敏医生受邀直播间与大家聊一个关于老年人的话题,希望能够对老年朋友有所帮助。本文节选和整理部分黄旭东教授的访谈内容,与大家分享。
作为一个从事眼科专业三十多年的眼科医生,在我的职业生涯里看到了太多的因为眼睛而给人生带来的酸甜苦辣、人生沉浮,这也让我感慨万千,领悟良多,使自己的人生健康层次提升了很多。
从当初想成为一个最好的眼科医生,看别人看不了的病,做别人做不了手术的层级,升华到希望能够给别人带来光明,从而使人心态正确、内心强大的水平。
一个最高水平的大医,不仅应成为人类疾病治疗的大师,更应该成为生命的导师,帮助人们找到身心健康之路,实现一个幸福完美的人生。
今天来给大家聊聊眼科一个最常见的病:白内障。可能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但白内障具体是眼睛哪个部位的疾病?它是怎样影响视力的?自己怎么就能早期发现?怎么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治疗后有什么后遗症,我想这是大家最关心的。
要想知道什么是白内障,那我就先带领大家进入眼内看看人类视觉的原理。
Part1 眼球的构造
人的眼睛就是一架高级的照相机,高级到什么程度呢?我们从这几个数字来看:
一是像素,人眼的像素是5.76亿,而目前最贵的相机的像素也不过5000万,不到人眼的十分之一;
二是对焦速度,最远→最近/0.5秒,且永聚焦;
三是景深,景深之大,其后台模糊识别处理器是目前地球上所有的计算机、照相机都无法望其项背的;
四是颜色分辨率,人眼可分辨一千万颜色。
所以说人眼结构的复杂、精细,功能之强大,是目前地球上最贵的相机都无法比拟的,而且就拿那些天价的照相机来说,它是我们的父母无偿传给我们的,是无价之宝。但是万物都有其不足,人眼比照相机唯一不足是一台相机坏了,你可以换无数台,而人眼是不能再生和逆转的,所以一定要好好珍惜!
回到主题,人眼到底怎么构成的。为了让大家尽可能很简单理解并迅速记住,我们用相机的结构来阐述。
从功能上讲,人眼分为几个模块:
角膜
角膜就是眼睛中央透亮的部分,东方人发黑,西方人发蓝,那是眼内组织颜色的透视。它的直径约10mm左右,厚度0.5-1mm左右。角膜的作用是让光线进入并聚焦,一旦损伤,是不能再生的。我们平常说眼球捐献,常用的就是角膜,而大部分近视眼手术就是通过改变它的形状、厚度来完成的。
它就像照相机的镜头。
虹膜
虹膜其实就是你看到的眼睛正常人颜色就是它的颜色,西方人之所色素少,是因为他们发育晚,环境恶劣,日晒少的原因,所以有时候不利因素也可以转为有利因素。非洲是人类起源地,但是环境太好,也就不进化了。而欧洲日晒少,寒冷,他们就进化的皮肤白、个子高、鼻子大。所以,当我们磨难转折就要提醒自己,进化的机会来了。
虹膜组成了瞳孔,它可以根据光线的强弱自动变大小,调节光入量,权当于相机的光圈。
蓝绿色虹膜
晶状体
晶状体是我们今天的主题部分,它的浑浊就是白内障。晶状体位于角膜的后方,所以用肉眼看不见,正因为它是透明的,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它的组成成分是近似液态的,一种可溶性蛋白质,像极了鸡蛋清,能够随着容器的变化而改变形状,记住这一点,这对下面的调节很重要。
晶状体的外形像个橄榄球,球的四周有一圈肉刺,与眼内组织联结,我们称它为悬韧带。这种韧带可以收缩,拉动晶状体变厚、变浑,使得球体表面改变,从而球体的屈光力也发生改变。
什么叫屈光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光线的折射的能力,而我们的晶状体的主要作用就像一个放大镜,把外来的光线折射变焦,使我们能够看远、看近都清楚。当把鸡蛋放在水里慢慢加热时,鸡蛋就被煮熟、凝固,原来液态的物质就变硬、凝固,不能再改变形状了,没有调节力。
我们晶状体的老化就像是一个鸡蛋被煮熟了,不能再变形了。没有调节力了,也就花眼了,再浑浊变硬,也就变硬了,不透亮了,这就是叫白内障,那么造成晶状体也就是这个鸡蛋变硬的原因主要是时间、外伤、遗传、其他组织病变等因素。
视网膜
视网膜是眼球后部的一个组织,它负责接收内角膜和晶状体折射过来的光线,进行加工后传到大脑,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当然眼睛构造是相当繁杂的,还有很多辅助组织就不细说了。
视神经示意图
Part2 白内障的治疗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白内障就是晶状体,这个透明的鸡蛋被煮熟了,试想全世界有把煮熟鸡蛋再变回去的方法吗?
没有!有那也是伪科学。特别是老年性白内障,它是人体老化的一种结果,如果有什么方法和药物能够让它停止老化,甚至逆转,那它肯定就是能够的诺贝尔奖。这也是中国千年来已代代皇帝的滋滋不倦追求的长生不老之梦,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一个清醒理智的状态头脑。不要被骗子忽悠,浪费财力,祸害身心。
这里我郑重提示,目前白内障的有效治疗,只有手术,这是全世界眼科医生的共识。
很多人来看眼,知道是白内障,听说要手术,脸色立刻就变了,扭头走人,拖来拖去,耽误了病情,影响了生活,造成很多并发症,甚至导致终生失明。
有一个部队老首长,官至将军,战场上金戈铁马,叱咤风云、战功赫赫,英雄豪迈,但晚年患上了白内障,却性格大变,开始不出家门,后来视力下降院门也不出了,后来电视也不看了,报纸也不读了,家门也不出了,每天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叹气流泪。
子女劝他去看白内障,一听手术,立刻变脸,破口大骂,医生家人被他骂的不敢近身。
他的子女求助于我,我说可以尝试一下劝劝他,他的子女回去告诉他,黄大夫说了放心不用手术,老人勉强同意来看看,其实他内心也是希望能够看到的。来到诊室我只是简单看了看,并没有和他谈手术啊开刀啊。我换了个话题和他拉起了一场经典战争,老人家顿时满面红光,意气风发、滔滔不绝完全像换了一个人,在他最得意的时候我充分想他表达了崇敬之意,并婉转的说,现在白内障已经进步到不要手术,只要照一照就可以了。
老爷子大手一挥:没事,照吧!接下来他的英雄气概发挥的酣畅淋漓,让我们确实很崇拜。当我顺利给他完成照一照后,他问道“手术做完了?”,我大吃一惊,“老爷子,照完了,没做手术啊”,他淡淡的一笑:哼哼,骗我,你还嫩呢,我早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第二天打开纱布,老爷子向远处望了半天不说话。我和家属心情紧张极了。他又说:拿张报纸我看看,看着看着他突然嚎啕大哭,第二天又强烈要求我做了另一只眼,出院的时候他指着我说:你小子,不仅让我看见了,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我的心态,不和你拉了,我要和战友们打麻将去了。说完昂首挺胸上了车,走了!来的时候,是三个孩子轮流背架来的。
其实我们什么也没做,只是他自己改变了自己的心态,我不敢说他心态不好,更不敢说自己的心态始终都是健康的。
人的一生都会有各种心态不断变化的过程,每个人都会有纠结、怀疑、固执、痛苦。人类大部分的错误甚至灾难都源于一个不正确的心态。固定性、防御性、思维和心态使很多人怀疑一切人、一切事,听不进任何意见建议,刚愎自用、固执己见,事事放不下,样样过不去,家庭不和、单位矛盾、事业忐忑、子女不亲,整个人泡在苦水中,时常叹一声“人生真难啊!”。
怎么办?好办!学习。没有什么事是学习解决不了的,有的话就是再学习。通过学习形成一种开放、积极、成长型的思维和心态,养成一种觉察的能力,使得自己在生活中工作中随时发现自身的问题,迅速解决,最终达到一种非常健康的生命级别。
Part3 如何选择治疗场所
如何选择治疗场所?我想这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毕竟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和结果,这是人人生而具有的权利。现在医疗服务的质量有两个因素:
一是品牌
这个话题在很多专家手里可以讲太多,什么质量、创新、推广等等,但在我们老百姓心中就一个概念:共识。大家公认的好就是好,个人认为决定品牌核心因素是文化。医疗毕竟是一个人文、文化氛围最浓厚的特殊行业,它的初心就应该是维护人们的身心健康,要经过很多年、许多人、多少年的传承浸润才能形成一种氛围,所有人都会自觉的尊重遵守它的界规,铸造一种传统。
二是先进的仪器设备
海湾战争,美国人用现代化的武器教育了狂妄自大的萨达姆、卡扎菲,惊醒了全世界。小米加步枪固然可贵,但是落后就要挨打也是真道理。
眼科行业是近年来手术科室设备进步发展最快,是难以令人想象的。这么说,我的健在的老师们基本上已经看不懂我们现在的手术方法了。这几年是眼科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年份,它在微创、无痛、视觉质量上达到了一个接近巅峰的状态。以至于我现在手术的白内障病人70后占到了50%以上,这也强有力的推动了眼科设备的创新和发展。所以说,全套全新的仪器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是代表着一个医院的水平的,也是眼科医生向往的。
常常听到一些病人不理解,特别是有些ETC性格(自动抬杠)的人。怎么这么多检查,花这么多钱,在我们那不用查就可以手术。你信吗?
三是人的因素
这也是最关键的因素,拥有全世界最多的钱,最先进武器的美国人用了二十年花了亿万亿美金在阿富汗被全世界最穷的国家手持冲锋枪,大胡子的塔利班打得丢盔丢人,为什么?所以毛主席说战争决定性因素是人。毫无夸张的说,眼睛是人体数字最多最精密的器官。眼科手术时对手术者要求也极高,除了要具备异常精巧的天赋外,还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在我母亲90多岁的时候,是我亲自给她做的白内障手术,我们的集团大部分同事的白内障手术也是我做的。有人问黄大夫你怕不怕?说句实话说怕也不怕,不怕是因为自己觉得手术阅历、能力是保障手术顺利完成,怕是因为那不是人为能控制,是一种生理反射,这是很多医生都很痛苦的,怎么办?好办,出现这种情况:
第一步,是认可尊重自己,出现这种情绪是正常的,不要恨自己不接受自己的这种情绪,这种情绪会愈来愈重。
第二步,是觉察情绪又来了,没关系,接受它。
第三步,是清空或很多心理成长课上说的临在,用冥想等方法把杂念清空,凝聚注意力,久而久之你就会不断提升形成习惯。
我们常说一个最高级的手术医师不是用手和脑子在做手术而是用心在做,最高境界时可以做到心如大海,即可以怒涛汹涌,又可以心如止水。当然要做到这一步必须经历万劫、永不放弃,方能修得金刚不坏之心,正如王阳明所言灭山中贼易,灭山中贼难。
应该说三十多年来让我成长的最好老师就是患者,记不清看了多少患者,数不清做了多少手术,但正是他们身上让我懂得一个医生的职责,一个人的坚强。在我的人生中常常遇到很多挫折、磨难让我痛不欲生,抑郁但每一次都是那些患者的行为及我们的亲人、队友、同事们让我昂首挺胸走出来。
我有一个3岁的先天性白内障的小女孩,手术后视力从0.1到1.2。
她每次来看我都要给我带来一幅画,画像那么美丽,她让我在手术台上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一个动作就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我曾为一个眼外伤的小男孩曾经做过四次手术,当最后一次我告诉他,他再也不用手术了,而且他能看见了,从外伤后再也不笑了的孩子终于笑了。他让我知道永不放弃是我职业生涯坚守第一原则。
还有一个孩子,先天性发育异常,双目失明,我们拼尽全力,保住她一只眼睛,可以看到很模糊的影子,而且她这种孩子的寿命平均不足12岁。
但她每次来都是那么开心,总是笑,不停和我说,爷爷我给你买鸡腿吃吧!我给你买鸭腿吃吧!常常让我背过身去,热泪盈眶。在她面前我是那么渺小、软弱、所有的不幸福、痛苦都来源于自己内心。王阳明说此心光明,易复何言,救人者自救,渡人者渡己,我和同事们常常把它当做我们行医的指导。
我们也希望所有的朋友都能学习觉察修炼提升,培养自己一个健康的心态,强大的内心,那你的一生就永远充满着成功幸福。
心正大,眼光明。
扫码观看回放